原题:中国书画,只有炒作没有灵魂 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书画作者能像通俗歌曲歌手那样接受网友批评点化,该多好?当翻阅互联网上对书法家、画家作家、诗人的评价,总让人感觉到他们的老虎屁股摸不得。唯我独尊思想,非常的严重!
人是人体和灵魂(思想)统一体。灵魂是指人受教育程度,对社会贡献程度以及留给全社会的示范精神!
我国现代,近现代的书法家画家似乎没做到这一点。他们的作品可以留给世人炒作赚钱,没有人留下一种精神、书画风格供后人瞻仰效仿。这是否是东西方文明登陆中国文化艺术圈的绝唱呢?
我寄希望于后来人:全球一体化互联网时代,必将诞生新文化新文明,中国书画不能掉入只有炒作,没有灵魂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从8岁儿童开始培养书画爱好,书画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权宜之计!
历史上的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秦末居鄛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现代的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对比二人我发现,当代范曾法律意识强,敢打官司、敢利用司法、敢利用媒体炒作出名,“范曾一直是画界的一个新闻人物。这一回,他要状告郭庆祥和文汇报,索要名誉精神等损失赔偿520万元。一审宣判,批评者郭庆祥的行为属于人身攻击,须书面道歉,还要赔偿人民币7万元。”老事重提,只想说明一个问题。要价五百万,法院判决只给七万。上百倍落差,一般人能接受吗?可见,艺术品抛出的是价格,购买者给出的才是真金白银。
艺术是用金钱去衡量,还是留给人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的人文景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呢?值得注意,这就是我国书法家画家们面对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脱俗!我的结论:艺术作品不是艺术,是敛财工具。其次,汉子属于象形文字,每一个象形文字就是一幅图画。中国书协和中国美协合并,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什么,我们就不敢去做呢?(作者:黄晨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