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故事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中国收藏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中国歌曲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名人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黄晨灏文集
文旅
现代作家
旅游
社科
法制
华商走世界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经济
科技
企业
康安诺股份
医疗保健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黄晨灏:食品安全问题必将牺牲三代中国人
2011-01-04 | 来源:
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我不止一次呼吁,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将牺牲三代中国人。变异食品也将会使中华民族智力、体力、脑力以及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整体下降。一些黑心企业家不顾老百姓死活,长期推销家禽催长素、化学元素增产剂、杀虫剂等有害元素产品毒害中国人,这是一个长期存在、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性问题。
记得,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嘉宾网友全球网络在线互动时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世平:“有人说,化学饲料、化肥等化学元素残害了至少3代中国人,这也是中国人自己在残害自己,你认为呢?”等问题。他回答说:“网友提的这个问题带有你的客观想法。这个想法不是特别合理,这只是我个人跟你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建国初期属于经济恢复、经济发展、经济重建的时期,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内外战争,是一个恢复重建的过程。1949年建国,我们国家的人口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在当时的状况下,农业经济、各方面的经济水平都是比较落后,非常低下的,怎样恢复经济,这是一个时期。当时谈不上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这个时期是一个过渡时期。应该说农药化肥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在70年代前后才开始。60年代的人很少提化肥这个问题。我们国家石油是在大庆油田开发以后才出现的。化肥是石油的副产品,没有石油谈不上有化肥,这是一个前提。化肥的发展是根据整个经济水平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发展。70年代以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入80年代初期,提出解决温饱的问题。可能50岁左右的人会有这个经历,以前人们很少吃到细粮,当时是供给制,不光吃的油、米、面,包括穿的,这些都是供给制,就是凭票供应,一个月的粮食28斤、25斤半,最多的有30几斤、40斤,按照不同的岗位定量。当时为什么定量?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粮食种植技术水平受到限制,水平上不去。以后人口还在不断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计划生育,如果不提倡这个,这个问题无法控制。同时要怎么提高粮食产量,当时国内外认同的也就是化肥。食用农业的发展,从能源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因为石油不光是化肥的问题,它的副产品是一系列的,石化产业也都是随着石油产品的开发在蒸蒸日上,也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就是怎么在农业这个领域促使它发展。首先就是通过化肥提高它的产量。这不光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也是全球的农业的发展。尤其我们国家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因为人口特别多,怎么保障温饱问题,温饱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能够提高粮食产量,一定要首先考虑到施肥,种地不施肥,肯定产量下降。从70年代到今天,化肥不光是我们国家,也是全世界各国的一个主要的技术手段。化肥实施过多,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的问题,包括重金属。重金属主要是施用的化肥产品带来的问题,比如尿素、无机肥带来的问题;如果不施肥,我们国家面临的又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问题,就是粮食保证不了供给。我们在发现一个机会的同时,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不是说害了三代人,这么理解是不正确的。如果有机会你到非洲,它的粮食非常稀少,他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粮食能够保证供给,解决温饱问题。它不是在选择什么样的粮食,不是这个粮食是否含重金属,可能是见了粮食就抢,朝鲜可能也是面临这样的问题。当你的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的时候,你要选择质量上乘的食品;当你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可能你就没有条件,这是不同的时间段对一个问题怎么去看待的问题。”
其实,我非常反感中国一些专家学者用所谓“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来搪塞他们指挥和研发增产素、催肥剂、杀虫剂等产品来残害中国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当时,我没有反驳他,因为,王世平的观点代表了一批毫无良知“科学家”的内在思维。这不仅让我想到三聚氰胺,在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问题;在乳牛、奶牛中的喂养,以至于中国奶牛整体报废。还有猪饲料、鸭饲料、鸡饲料等等。人不是牲口,“科学家”把人作为牲口、家禽家畜、农产品对象来研发、出成果,这是何等丧尽天良,何等灭绝人性。
最近,《求是》主办的《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
也有一些有良心的专家指出,控制好源头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农药残留怎么不超标?很简单,按照国家规定来使用。但在中国有两亿多农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下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就很不简单。专家们寄希望于农民自己成立合作社,或者有中介组织把农民管起来。他们表示,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已经有类似的组织,并且发展得都比较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合作社或者中介组织推广到全国。
最后,我坚决反对用所谓“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这种说法来纵容、包庇、滥用化学饲料、化肥、化学元素等有害产品来毒害中国人的任何行为!
(责编:sccsbbs)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钱塘汐(337)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1
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2
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3
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4
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5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6
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7
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8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9
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10
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