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软实力,美国无资本同中国在亚洲过招

2011-01-15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它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判断问题标准影响了亚洲国家20多个世纪。中国做为中心国家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儒家文化中中庸部分被亚洲各国民众普遍接纳,并成为其生活准则和道德标准。
 
很多年前,我们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之一、中国社科专家四川社科院原院长刘茂才、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汝信、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志远他们三人共同发起的“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研究,成果显著,获得了社会各界认同。在中华文明圈内,亚洲各国毫无例外的成为了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一份子。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标准、法律法规都是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且一同延续了几千年。
 
大的不说,我想对中华文化圈内韩国文化中的韩国服饰与中国贵州望谟县布依族服饰进行比较,说明其起源的连续性。其目的,并不是想说谁先谁后,而是要告诉大家如何正视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问题。
 
这几天,我应邀对贵州望谟县宣传部门提出,“以文化引领风尚,以文化提升品位,以改善文化民生为重点,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增添了亮丽一笔”发展目标进行了考察。
 
我发现:布依族是我国古越人的后裔,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我国气候温和,山川秀丽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布依族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至今仍从事农业,其服饰鲜明地反映了温带气候和农耕经济的文化特色。悠久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点为布依族服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觉条件,布依族服饰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变化是比较大的。明代时期妇女的服饰是“以青色一方包头,着细褶青裙,多至二十余幅。腹下系五彩挑袖方幅,如绶,乃以青衣袭之”,青布裹头是“蒙髻若帽絮之状”。著细褶裙,到清初没有改变,但各地的装饰有所区别,具当时的记载,说明在乾隆以前,各地布依族的妇女衣着,都普遍穿百褶长裙,以银饰品作装饰;南笼、独山等地区还用彩绣或彩绒丝条缀上衣裙而环身炫目。同时服饰的制作也非常讲究,都以精制华丽为尚,银饰以多为荣。这也说明当时社会生产水平较高,妇女才有时间从事华丽衣饰的制作,家庭才能制备较多的银饰。
 
我们知道,韩国服装特点:它采用了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使穿着者具有了张扬的个性。不论是极宽的阔腿裤,还是瘦得紧紧裹住身材的紧身衣,韩国时装让任何人穿在身上立刻能有一种出位的风格。此外,不对称的设计也是韩国时装的经典款式,一长一短的裙脚,穿起来颇有动感。而韩国时装也将色彩的浓度加大,于浓墨重彩之中展现服装的彩色魅力。
 
有人也说:韩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 优雅且有品位。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穿。女性的传统服装是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 看上去很优雅;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最近, 增加实用性的生活韩服很受欢迎。
 
好了,无论韩国服装如何变迁,它都离不开“以青色一方包头,着细褶青裙,多至二十余幅。腹下系五彩挑袖方幅,如绶,乃以青衣袭之”基调。所以,我说韩国服装起源于中国,来源于贵州望谟布依族服饰。
 
也许有人会反对我的观点,不过,从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角度上讲,现在中国大陆的确落后于韩国和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前段时间,网络上无论是对李白、诸葛亮,还是屈原“端午节”的争吵,它都无疑向世人传递了一种信息,中华文化是亚洲各国共有的,不是中国人独占的必须品。
 
最后,我想多说几句,论软实力,东西方文化差异这是事实,这种文化差异同经济和武力的强大没有任何关系。其次,美国想在亚洲重新“崛起”就必须同中国搞好关系,必须面对中华文化在亚洲各国潜意识里的巨大影响力。所以,论软实力,美国根本无资本同中国在亚洲过招!
 
(责编:sccsbbs)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钱塘汐(337)
  •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 1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 2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 3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 4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 5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 6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 7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 8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 9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 10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