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V黄晨灏 日本行#中国功能性食品专家、四川新鱼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中说,“酶是功能性食品的一个种类,中国大量药食同源的动植物资源和中药材资源是各类功能因子的巨大宝库!”我想,这也是中国人平均寿命能够超过日本人的先决条件!
原文:中国功能性食品专家、四川新鱼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中说,“酶是功能性食品的一个种类,比如,吃的水果木瓜、菠萝等都含有蛋白酶,是可以帮助蛋白质消化的。这些水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果皮、果渣等废弃物中可以分离出这些酶,也称之为功能因子,以这些天然安全的功能因子为原料再设计各类特定目的的食品就称之为功能性食品。中国大量药食同源的动植物资源和中药材资源是各类功能因子的巨大宝库!”
数据显示,日本人口平均寿命为82岁,而中国平均寿命仅72岁。在我国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仍有10年的寿命差别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那么,从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原因,差别在于:一种新的养生习惯还未被国人认知。
据悉,日本每天2000万人补酶,年市场规模1000亿日元,约合65亿人民币,而中国补酶市场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食用酶在日本、台湾地区已经发展成相当成熟的产业。形态
数据显示,日本人口平均寿命为82岁,而中国平均寿命仅72岁。在我国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仍有10年的寿命差别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那么,从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原因,差别在于:一种新的养生习惯还未被国人认知。
据悉,日本每天2000万人补酶,年市场规模1000亿日元,约合65亿人民币,而中国补酶市场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食用酶在日本、台湾地区已经发展成相当成熟的产业。形态丰富、多样的酶类产品让食用酶成为了日本人、台湾人认可的习惯。
酶是什么,它又为何如此重要?在我国中学课本中,就提到酶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但对酶这种物质的认识是远远不够。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阿瑟?科恩伯格说:“对我们的生命而言,自然界中再也找不到像酶那样重要的其他物质。DNA本身是无生命的,它的语言冰冷而威严,真正赋予细胞生命和个性的是酶。它们控制着整个机体,哪怕仅仅一个酶的功能异常都可能致命。”
大量的科研结论表明:身体的酶耗损与老化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个人出生时体内的酶都是充足的,像一块崭新的电池,你愈快耗尽你的能量,寿命就愈短。人体内酶的总数量,决定寿命的长短,酶的浓度决定身体的健康度。
既然酶对人体这么重要,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呢?据奇魅植物酶品牌负责人白宁介绍,“人类对酶的认识晚了50年”。上世纪初人类发现了维生素,可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人类才意识到酶是最重要的营养素。这是因为,1946年过姆纳发表“酶的本质就是蛋白质”因而获得诺贝尔奖,结果产生了“摄取蛋白质就可以摄取到酶的误解”,扭曲了酶的本质。直到美国医学博士艾德华?豪尔用了50年的时间研究了酶,在1985年出版了名著《酵素营养学》(酶又称“酵素”)推翻了这个观点,成为世界上酶研究的权威,被后人誉为“酵素之父”。
国外最新的科学定论:酶不足是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这是根据豪尔博士50年的研究,包含了世界上超过700个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酶不足”杀死的人超过了艾滋病,癌症,心脏病,和意外事故数量的总和。这些研究所得的结论是,所有的,从癌症到轻微的感冒,都有一个总的根源----“酶不足”。当体内的酶水平升高了,所有的疾病就消失了。反之,当酶水平减低,疾病又会出现,甚至致命。
据白宁介绍,如今发达国家像德国、日本、美国、人们对酶的认知,就像中国人知道钙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在我国,对酶的介绍和认知还是一片空白。有的专家说:“中国人的健康认知水平,还停留在七十年代。”实际上这种认识差距,就差在对酶的认识上。
酶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所有的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酶的缺失或者不均衡引起的。酶比维生素更重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形成某些酶,是辅助酶生成的“帮手”(故称“辅酶”),唱主角的其实是酶。没有酶,补充再多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也不能发挥作用。显而易见,当我们因为酶的匮乏而导致健康透支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补充维生素一样,经常补充植物酶,把补酶当成一种习惯。酶是营养新概念,治病新疗法,养生的核心,也可能是解决现在人们健康危机的唯一手段。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