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2011-02-09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网络上旭日阳刚所唱的歌词勾起我几多思索,几多辛酸。
  
  我是吃国家财政饭的教师,还年轻,捧着所谓的铁饭碗。现在基本衣食无忧,积蓄略有结余。有人会说,你还酸溜溜的发什么牢骚?其实我担心: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我将怎么办?!
  
  我会吗?我可能会。不要排除我的担忧。
  
  当年,没有家庭背景、当不上工人的,是多么羡慕那些在县里或者去煤矿当工人的同学、老大姐、老大哥。现在那些工人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骄傲和自豪。下岗待业,一月几百元收入的不是少数,仅仅能维持生计。而我当年发愤苦读,终于从玉米地里爬进了大学校门。师范毕业,进了企业子弟学校。可好景不长,企业效益不好,一月100多元的收入,生计都难以维持,我大学毕业“不如磨豆腐的”(一磨豆腐的亲人这样挖苦我),是真实的写照。即使现在生活水平略有提高,但是,我不敢忘记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拮据以及后来人生路上生活的艰辛。
  
  于是我担心,铁饭碗也会像工人一样被打破。到那时,我已经年老体衰,再就业已经力不从心。即使安安稳稳的退休,依现在的职工退休工资,仍然还在沿30多年前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到我退休时,又会按什么时候政策,未测。谁又能保证得了我的养老金够住进养老院的生活费?
  
  过去,养儿能防老。现在是计划生育只要一个孩子,而一个孩子是否能挑起养老的重任?明知道挑不起来,国家能否全部包养?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想起来,心中茫然一片,甚至不寒而栗。
  
  我想,这种老无所依的不安定心理决不是我一人所独有。
  
  例如农民工,既有农民的身份,又有工人的身份。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即使把青春汗水洒在城市,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老有所养,他们养老依然和农民一样。
  
  而从历史到今天的现实告诉我:农民的老无所依并非妄谈。中国农民历史上处于社会最底层。改革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干部、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三级式”阶层,农民也没有改变最底层的命运。改革后,中国农民也包括其它很多“体制外”社会成员,岁岁辛劳、终老都纳税贡赋,老了却没有完备的制度保障。本是养儿防老、自然养老,可是计划生育政策让他们不能养儿,不能防老。君不见那些行将“悄然离去”的老农佝偻着老迈身躯,有的在街头一步一挪地拾捡破烂;有的在田间地头,重负着薪柴,侍弄着庄稼,做着苦工;有的甚至乞讨偷窃度残年。每每看到这些,我的心中就阵阵酸楚,禁不住潸然泪下!此前这些农村里辛劳一生的老人从政府得不到什么回馈,直到现在才有些地方政府给年过八旬的老人每月50元的补贴,虽然这已经是一个进步,但区区50元,只是体制内成员得到的几十分之一或一百几十分之一啊!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我指望谁呢?
  
  春天到了,两会年年开,但愿我养老的梦想,能真正绽放在春天里。

 

(责编:sccsbbs)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钱塘汐(337)
  •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 1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 2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 3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 4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 5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 6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 7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 8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 9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 10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