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危害大,但隐蔽性强、监管难。在天津,一个个拥有“火眼金睛”和“超级大脑”的疲劳驾驶“电子警察”陆续上岗。(4月10日《新华网》)
据了解,这款由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研发的疲劳驾驶监管系统,正在天津境内重点国省道、高速公路逐步推广应用,通过互联互通的各类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够实现对车辆行驶时间、休息时间的掌握,进而分析出驾驶员是否存在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一旦确认车辆是疲劳驾驶的,就会发出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辖区交警指挥平台以及执勤交警手持移动警务通中进行布控拦检,实现了“后台分析-前端发现-实时发送-卡口查获”的信息化卡口闭环监管。
众所周知,司机“疲劳驾驶”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司机在疲劳状态下,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和判断速度缓慢等现象。如果仍勉强继续开车,则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司机,尤其是客运司机,为了多赚钱,往往是一天忙到晚,因而疲劳驾驶现象十分普遍。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也是对乘客的生命安全极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加之,疲劳驾驶隐蔽性强、监管难,因而交警很难管控。
如今,有了疲劳驾驶“电子警察”,就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这不但对司机的疲劳驾驶起到了监督和提醒的作用,而且也有效地降低了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隐患,进一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可以说,疲劳驾驶“电子警察”是一个好创新,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但笔者以为,要杜绝司机“疲劳驾驶”,还需“教育+自律”相结合。一方面需要营运部门时时刻刻对广大司机加强教育和引导,不妨利用一些真实的案例加以熏陶,使其真正认识到“疲劳驾驶”的恶性后果;另一方面也需要广大司机树立自律意识,抱着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态度,也抱着对乘客负责的态度,拒绝“疲劳驾驶”。如此,司机“疲劳驾驶”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文/廖卫芳 浙江省开化县会计核算中心)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