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实干担当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行的关键力量。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一些阻碍,制约着实干精神的充分发挥,让担当者难以施展拳脚。因此,为实干担当腾出广阔空间,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扫除形式主义,让实干者轻装上阵。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任务繁重,然而形式主义的泛滥,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不必要的会议一个接着一个,文件堆积如山,基层干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会海和文山之中,真正用于落实工作、服务群众的时间所剩无几。重复繁琐的检查考核,要求准备各式各样的资料台账,过度留痕的工作要求本末倒置,干部们忙着拍照、记录、整理材料,却忽略了工作的实际成效。这些形式主义做法,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严重磨灭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精简会议和文件势在必行,要开短会、讲短话,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篇幅,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去深入理解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同样关键,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让干部从迎检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将精力真正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上。
完善激励机制,让担当者有为有位。实干担当不仅需要干部自身的觉悟和责任感,也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当前,部分地方存在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实干者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而一些投机取巧、只做表面功夫的人却可能安然无恙,这严重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核心指标,对实干担当的干部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在职务晋升、培训机会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对于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严肃问责,形成鲜明的奖惩导向。鼓励干部创新和担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出现的非原则性失误,给予宽容和理解,让干部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放开手脚去探索、去尝试,为地方发展和群众幸福积极作为。
营造良好氛围,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弘扬实干担当精神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实干担当的价值和力量。比如,那些扎根基层多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层干部;那些在科技创新领域默默耕耘,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的科研人员;那些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冲锋在前,克服重重困难的建设者们,他们的故事都值得广泛宣传,成为激励大家的榜样。另一方面,加强对实干担当理念的宣传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人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实干者、鼓励担当者的良好风尚,让实干担当成为一种价值追求,融入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实干担当腾出广阔空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只有扫除形式主义障碍,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才能让实干担当者有舞台、有动力,让实干担当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尚寨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张佳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