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张友文:走路就像吃鱼(一室千灯之八)

2020-04-16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仍然在“禁足”期间,下楼“放风”都得抓紧时机,错过了就没了。自从上次把手机闹钟设置为9时整后,我就准时外出扔垃圾。出门时,不带手机可以,但是钥匙和口罩要带上。现在出入小区还是不自由,即使出去了,是否能购到电池、灯泡什么的,也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小区外面现在已是车水马龙,但是一些门点估计仍然没开业。这个病毒相当顽固,专家预测将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因为病毒的威胁,国人被迫少聚集、少抱团,也就是少搞拉帮结派的活动。这么一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做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才是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多少人没有主见,见风使舵,随大流,活得不真实,也活得可怜。

方方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闹出了多少人间笑话。这真是一个文学(化)奇观,几位朋友要我研究这个现象。我给他们打了一个比方:《人民文学》《收获》《芙蓉》《钟山》等纯文学期刊中人民警察形象都不怎么好,而且这些警察形象大多出自非公安系统作家之手。公安系统的人民警察看了这些作品后会说这些警察形象不真实,但是各位作家不认同,他们会说都是真的。

我研究公安文学二十余年,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因为警察形象好坏的问题,人民警察与作家之间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分歧。好在人民警察没看到(现在读纯文学期刊的实在太少了),或没时间看这方面的作品,摩擦纠纷自然就少了,但因为方方日记现在上了互联网,加上又在疫情期间热播,背后还有什么因素在助推,我就不说了。因此,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实属正常。

如果有知晓《软埋》事件的人,他就会看淡此事件,不会与他人为此而发生争执。方方的《软埋》事件跟方方日记引起的反响是一模一样的,真可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年因为没有疫情,此事件只在高校教师和文学界有诸多拥趸。如今这个特殊时期,国人被关在家中久矣,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方方日记,加上情绪无处渲泄,遂引发一场民间嘴斗。官方至今都不表态、不发声,我们应该从中悟到一点什么,还争什么、吵什么,真是白费精力。

在国外,方方日记并没有这么火爆,只是国内有人在炒作罢了。因为任何文学作品脱离了一定的语境,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就会差多了。譬如“双十一张友文”文字中的家乡俗话俚语,家乡人看来就觉得十分亲切,而异乡人对此的情感反应就差多了。

如今不喜欢方方日记的和喜欢方方的日记的有翻脸的、反目成仇的。多年的朋友、同学,甚至夫妻因此而分道扬镳,只能说明情感的脆弱或强大。对此,我保持理智,对外很少发声。实际上,我的笔下也是有立场和态度的,只是比较隐晦罢了,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

仅仅因为文学(化)作品在文学界和非文学界产生如此大的动静,我得为文学而庆幸。现在海外疫情严峻,也在居家隔离,有许多市民就在家中联袂“秀”乐器,或同谱一首曲,艺术遂将人心统摄起来,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如果我们国家也像欧洲那些国家那样,因为艺术而产生同一频道共振,那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如今却因为艺术(方方日记)发生撕裂,这就不大好了。

《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美国长达四年之久的南北战争。当年美国总统林肯在接见此书作者斯托夫人时说:“一个小女人,掀起一场大战争。”此故事是否真实,待考,但也说明文学的力量,从现在方方的日记也可以窥出一二。

一边走路,一边思考,而且走得很慢,就像吃鱼那么慢。我走得非常慢,并不是像担心鱼刺卡塞喉咙那样,而是多想在楼下待一会儿,多晒一会儿太阳。本来不想说方方日记,是一篇推文《为什么有些人不在乎“家丑”,却痛恨“外扬”》触发了我的痛处。如果说方方日记揭了“家丑”,但家丑是怎么产生的呢?张友文现在实录“双十一张友文”职称事件,同样如此。

窃以为,方方暴露出的家丑是不是真的,这是第一件要被证实的。如果是假的,接下来,可以用法律制裁她。如果是真的,要追责——是哪些人导致了丑闻发生,一味地蒙着、捂着,绝不是长久之计,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双十一张友文”职称事件亦然,有人说我攻击学院的评审制度,我说的都是有根有据,向上级多个部门反映过,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反倒被穿小鞋。

当然,“外扬”也是迫不得已。譬如像家暴这样的家丑,如果不及时对外说,届时连小命都难保。俗话说“忍字上面一把刀”,但还有一句话:“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有“外扬”这种方式才可以引起社会关注,并获得外援。

在此,不得不围绕方方日记说上两句,无他,旨在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综上所述,“双十一张友文”也并不高尚。但是,我还是勇于解剖自己,敢于面对现实。(文/张友文 湖北警官学院)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磨溪小学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技能大比拼
  • 四强化全面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 扎根乡土谋振兴 实干绘就新图景
  • 为实干担当腾出广阔空间
  • 基层减负:别让口号成空谈,需实干见真章
  •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 观音九义校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
  • 会龙初中举办庆五四、迎六一校园艺术节
  • 磨溪小学圆满举行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
  • 以“演”筑防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