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湖南岳阳平江石牛寨景区游客们都纷纷戴上了有趣的“一米帽”来保持彼此之间的安全距离。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当天给排队的游客都免费发放了“一米帽”,来提醒大家有序游玩。(5月5日《澎湃新闻》)
据了解,所谓的“一米帽”就是普通的帽子上绑一根一米长的塑料棒或者长条气球。对此,许多网友纷纷为景区的创意做法“点赞”:“好可爱,想拥有”“本来看风景的人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笔者以为,景区为游客免费发放“一米帽”之举,既是一种防疫“提醒”,又是一个防疫“好创意”。
眼下,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持续向好,各地景区纷纷开启了“开门迎客模式”。但鉴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和风险,景区除了要做好游客的旅游安全之外,更要把“防疫安全”当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于是,在此背景之下,许多景区也是“妙招连连”“创意多多”,有的实行预约,有的实行限流,有的实行实名制……等等,这些做法都是基于“防疫安全”考虑,为了确保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
就拿“一米帽”来说吧!在景区里,游客们人人佩戴“一米帽”,既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提醒”。这不但能时时刻刻提醒每一位游客在景区里游玩时,要牢记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等防疫规定和要求,而且也提醒游客要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可以说,景区免费发放“一米帽”,可谓是良苦用心。
虽然在景区游玩时,头戴“一米帽”会增添一些麻烦和不便,但比起防疫安全和旅游安全而言,这无疑是十分值得的。因此,笔者以为,景区发放“一米帽”之举,值得点赞,值得提倡,更值得各地景区的借鉴和推广。
目前,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景区恢复开放将成为一种“常态”。但疫情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却一时难以“下结论”。因此,笔者以为,作为景区管理部门,除了要做好消毒、限流、预约等必要的防疫措施外,更要多想出一些类似于“一米帽”这样的“好创意”,让游客在景区游玩的过程中,既能确保“防疫安全”和“旅游安全”,又能从一个个防疫“好创意”中学会自我提醒,自我防疫,自我保护。
但愿各地各景区,包括其它服务行业,不妨多借鉴和学习“一米帽”的好做法,把防疫工作做细落实,从而确保防疫工作“无死角”“无遗漏”。(文/廖卫芳 浙江省开化县会计核算中心)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