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江县行政审批局加强了全县镇街和村级便民代办站(点)建设指导,推动“放管服”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努力实现群众就能办、帮办代办、少跑快办。
一是场地设施标准化。按照“统一化设立政务机构、达标化建设服务场地、精细化配备硬件设施”的要求,推进乡镇服务中心、村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代办站)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全县21个镇(街)统一设立便民服务中心,6个被撤乡镇原便民中心设置成便民服务站,全县镇(街)所辖325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与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整合办公,建设布置符合《泸州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布置规范》要求。出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建设标准,标准化设置大厅面积、标识标牌、窗口台面、窗口硬件配置等,比如人口3万以上的镇等便民大厅面积不低于130㎡,3万以下不低于100㎡;服务大厅统一设置群众等候区,配备座椅、饮水机、手机充电台等便民设施;配备取号、排队叫号机、智能显示屏、复印机、填表桌以及填表书写所需的笔、纸、胶水、剪刀等设备,更详细到办件区域接通电子政务外网,每个窗口至少配备1部固定电话、工作电脑、打印机、高拍仪、工作座牌、办公桌椅、资料柜、保险柜、物品柜等等,均按出台标准配置。
二是制度流程规范化。按照“高效化建立服务流程、制度化规范运行机制”的要求,各镇(街)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件”办公模式,对于即办件,现场予以办理,对于限时件,实行内部流转,确保便民服务“零障碍”;总结疫情期间工作经验,推行“不见面”“不接触”式审批,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镇(街)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力争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申请,700件高频事项“掌上可办”,90%以上主要办税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在镇(街)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全程帮办代办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和快递送达服务等。在镇级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预约服务、投诉举报、帮办代办、信息推送等制度。村级完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规范村级组织代办事项,建立村级事务清单制度,推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提供服务机制。设置服务事项公示栏,印制办事指南,公开窗口名称、服务项目、法律依据、申报条件、具备材料、法定时限、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代办项目目录和办事流程、投诉渠道等,以制度规范干部服务群众行为。
三是审批服务亲民化。按照“科学化设置综合窗口、便民化整合进驻事项、专业化配备业务人员”的要求,指导街道(社区)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根据业务量大小,设置6-8个办事窗口,每1个窗口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逢场天中心人员必须在岗办公,非逢场天窗口必须留足接件人员,及时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便民服务站实行“一窗多能、一网多职”模式,选派至少4名以上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进驻;村级代办站实行村(社区)干部值班兼任代办员,工作日至少有1人接件代办;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等便民服务,广泛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等。在符阳街道、临港街道试点,大力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完备、环境氛围更温馨、干群活动更丰富、服务供给更贴心。探索开放式党群服务中心模式,有条件的推行节假日不关门,正常提供饮水、充电、阅览等便民服务。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工作及人员管理考核办法,依托电子监察系统对镇村两级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县行政审批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检查指导组,定期不定期对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开展督导检查,现在已出监督2期。(文/张雨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行政审批局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