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对曾因违规违纪被处分处理过的3名司局“一把手”和1名班子成员当面谈话予以提醒。一位司局负责人在谈话后表示:“面对面提醒确实令人红脸出汗,廉洁自律的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5月5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建立健全作风监督长效机制,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巩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持之以恒抓作风,狠下功夫带队伍,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但工作纪律执行不严,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制度不严格,干部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依然存在。作风问题无小事,作风监管还需内外发力。
内发力的关键,就是要强化思想教育,在提高认识中增强自律意识。思想松一寸,行动松一尺。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作风问题,因为思想上一旦出了毛病,行动上就自然而然变得不守规矩。因此,加强教育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是要加强党性教育,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大力开展政绩观教育、群众观点教育、法制教育,着力增强各级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引导各级干部持续发扬“5+2”、“白加黑”的拼搏精神;二是加强纪律作风教育,紧紧围绕作风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强化干部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充分利用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和廉政教育基地,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多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外发力的关键,就是要夯实“两个责任”,强化作风监管的责任体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是抓好作风建设的关键。那么,如何从外发力实现作风监督,笔者认为,一是要建立作风建设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表彰奖励、考察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作风方面的重大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三是对不重视作风建设、不敢碰硬、推动不力及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的地方和部门,由纪委约谈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地抓作风建设,把群众期盼的良好作风变成常态。(作者:陈晓龙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