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河南和湖南等地相继出现学生返校后在戴着口罩跑步猝死的消息。多起事件发生后,包括厦门、海南和长沙在内的多地教育部门陆续发文强调,户外开展体育活动,在保障安全距离的情况下,一律不戴口罩。专家称,佩戴口罩,尤其是N95口罩时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守护生命,不容儿戏。疫情防控是重大任务不假,但必须坚持合理组织、科学防控、以人为本,决不能生搬硬套僵硬执行,造成更加悲痛的惨剧。复课防疫是防止聚集性传染的关键,必须结合学校疫情、学生身体、政策要求等合理安排布局,尤其中小学教师作为未成年人上课期间的法定委托监护者,更要根据课程情况、学生情况,对如何使用防护物品进行科学指导,时刻关注安全佩戴口罩等问题,避免学生佩戴口罩做剧烈运动猝死等惨剧轮番上演。
探其根源,学生佩戴口罩做剧烈运动猝死,与个别学校僵硬执行防疫要求有关,这是机械式应付,形式主义应对工作的惯性思维使然。个别教师缺乏担当,明知道口罩有阻碍呼吸顺畅的风险,但又不敢轻易让学生取下,害怕出了纰漏承担责任,坚持让学生佩戴口罩上体育课等,这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够的行为,理当受到谴责。同时,个别学校抱着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的思维,忽视了所在区域的疫情响应要求,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造成学生在校门口排队聚集、在校园内佩戴口罩嬉戏打闹做剧烈运动等风险。而要求学生进校一律佩戴口罩,缺乏必要的人本关怀,天气越发炎热起来,对那些体质较弱的学生来说,戴着口罩呼吸不畅,做剧烈运动更难受,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复课防疫固然重要,但要少些形式主义应付。学校应当根据所在区域的防疫要求,适时调整疫情防控举措,少些浮夸的“自选动作”,多些务实的“人本关怀”,尤其对未成年人佩戴口罩要落实全程监控、校医监测等,引导孩子们安全使用口罩等防护物品,避免事故发生。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下沉监督,适时更新疫情防控指南,科学安排防控措施,督促学校增强担当意识和教职工管理,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既要做好必要的疫情防控,又要做好必须的防护关怀,让学生们安全复课、平安生活,给广大家长吃上“定心丸”。(文/萧秋林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行政审批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