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到2025年,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1小时公交化通勤。到2035年,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长三角地区以全国8%的铁路营业里程,承担着全国20%的旅客发送量。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因此,提高区域交通运输互通互联、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是时代发展的紧迫课题。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一体化对于激活长三角三省一市发挥1+1+1+1>4的“乘数效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部门以大手笔擘画大愿景,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为民生。
轨道上的“长三角”,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出门乘坐高铁列车成为当代人们的首要选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运输更加集约化、高效化和绿色化,同时也为旅客节省了大量时间。纵观铁路发展,无论是“电子客票”、“验检合一”、“安检互认”等等,一系列便民措施,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更加契合时代发展需要,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轨道上的“长三角”,点燃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背景下,铁路部门加大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投资力度,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也为铁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定将满足沿线城市的美好出行需求,更会成为夯实区域内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压舱石”。
轨道上的“长三角”,擘画综合交通运输现代体系。《规划》明确一层、二层、三层综合交通网络,到2025年,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到2035年,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张网、一站式、一卡通、一单制,让更多的人可以体验“说走就走的旅行”。
“长三角如同一朵花上的四片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不仅事关四地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也将为中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引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带,推动长三角发展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文/马显 上海铁路局徐州段)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