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允许临时占道经营成效远超预期,俩月增加8万个就业岗位。截至5月8日,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1595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8260个,大型商超占道促销点88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6384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5034个,增加就业岗位8万个,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5月12日 成都发布)
此前,为支持广大商家、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助力经济发展,在不占用盲道、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前提下,成都市城管委制定措施,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如今两个月过去了,盘点成绩发现,临时占道经营成效远超预期,不仅复工率接近百分百,还增加了8万个就业岗位,完美实现了稳经济、促就业,让城市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活力,真是可喜可贺。
餐饮、商超等各种店铺犹如“毛细血管”,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商业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市民的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乃是大众离不开的商业服务项目。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多家庭在开店创业,自主解决就业问题,并依靠小店铺养家糊口,大型商超还能提供数十个、数百个工作岗位。可见,这些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店铺,实际上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非常大,不可小觑。
疫情令城市线下商业受到严重冲击,很多店铺被迫中断营业,急需恢复正常经营,由于各地复工复产措施均对室内经营予以限制,加之消费者心有余悸,不敢轻易进入店内,造成店铺客流量锐减,难以保障正常收入。成都采取放开临时占道经营的措施,允许店铺临时越门经营,扩展了营业空间、促进客流增长,同时又增设了夜市、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快递企业临时占道派送等,让更多流动商贩、自产自销农户、快递企业得以降低成本,灵活经营,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商业流通。
可见,这是在经济复苏期间的临时疏导政策,不再以整齐划一为标准,而是以刺激消费、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为目标,让流动商贩、农户、临街店铺等有了更大的自主经营空间,也保障了市民的消费需求和安全需求,可谓是多赢格局。成都这一政策的有效性,对全国各地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在当下经济恢复的困难阶段,应调整城市管理的侧重点,需要以释放经济活力为优先考量,应尽可能提供更灵活的措施和政策。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商业繁荣的汴京,对宋朝的商业活力、城市治理有充分描述,其就是放开管制,尽可能给经营者自由度的结果。史料记载,宋朝的城市里也有临时占道经营,商贩只要在官府划定的范围内,即可自由经营,这就刺激了商业发展,促进了城市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我国各地城市近年来一味追求整齐划一,纷纷取缔了流动摊位、夜市、临时占道经营等,还有些地方一刀切“封门堵窗”,看似整洁了,可城市街道也逐渐失去活力,就业机会减少,市民生活不便,引起了民众的非议。由此可见,城市治理要以人为本,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想办法让“毛细血管”畅通,尽可能增加就业岗位,让城市活起来,才是最好的发展。(文/江德斌 盘石全球新经济平台研究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