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低的那一块板。同样,衡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穷人的生活状况。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贫困人口不能掉队。正因为如此,精准扶贫是全面小康的的重中之重。
这些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坚持扶贫到村入户,积极创新扶贫机制,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自从投入扶贫洪流三年以来,我深刻体会到扶贫工作是艰辛且漫长的。从跋山到涉水,从资料到报表,从入户走访到上级迎检,工作固然艰苦且枯燥,但是精准扶贫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宛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
脱贫先立志。2019年10月,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为云南扶贫女干部发飙怒斥贫困户:幸福不是张开嘴巴叫出来的,日子要靠自己认真过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户而言,不仅需要村民们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高效扶贫,找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在政策、产业、技术、信息、培训等致富要素上有针对性的帮困扶贫。诚如这名女干部所说,我们又何尝没有这类人呢,但更多的是懂得感恩,想着奋斗的人们。近几年来,在我镇出现了多家养殖种植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厂,带动贫困户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许多的贫困户的收入得到保障,更有数十名历年优秀脱贫户被评选为“脱贫之星”。羊群走路靠头羊,有了先进典型的标杆和引路,既可以激发贫困人口的致富意愿,也可以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2019年9月29日,县内扶贫超市正式营业,用于销售县内各地的农副加工产品。帮扶责任人甚至为贫困户提供“带货”服务,通过在亲友同事间的交流和宣传,帮助提升产品销量。
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拉群众的手,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扶贫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过程中要尊重群众,要有扶危济困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秉承抓实干、尽职责的工作作风。精准扶贫中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地入户交心,了解他们所需所想,帮助走出困境;乡村建设中打开宣传政策,努力争取项目,营造更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和更加齐全的基础设施;疫情防控中兢兢业业的全民测量体温,供应物资需求。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小康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每个人付出更大的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创新加维护,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文/田昌龙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胡家棚村村委会)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