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着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针刺试验的“互怼”在汽车业内激起了千层浪。比亚迪“刀片电池”这一研发进展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近一段时间内,多款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车又发生了自燃事件。(2020年5月27日《澎湃新闻网》)
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的两大巨头,近日关于“针刺”实验的争论引发了热议。比亚迪在“刀片电池”新品发布会上通过针刺测试对比出三元锂电池针刺之后发生剧烈燃烧,极其不安全,相比之下研发的新品“刀片电池”针刺之后没有任何变化,电池很稳定让人很安心。而另一边的宁德时代就坐不住了,发布视频声称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安全措施主要集中在碰撞、充电、浸水以及电池设计制造等方面。
“针刺”成了“针尖对麦芒”。一则针测试引得两大厂商的明争暗斗,捋清事情发生的顺序会发现,“比宁”的争议表面上是针刺实验有没有意义,归根结底是在技术路线上的分歧。远景来看是新能源电池的行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对于针刺实验有效性的行业讨论有助于将新能源行业向更加规范的方向推进。
查阅资料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常用电池分别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中三元锂电池在电池产业中占比绝大比重,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销量中三元锂电池累计销量占总销量70%;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占总销量比27.2%。三元锂电池有能量密度更高的优势,但化学物质更为活跃实际使用中易发生自燃事故,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升级,通过针刺测试会让电池更安全,让人更放心。两种电池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两个厂商的争议是源于不同的发展方向,我们期待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竞争促使技术更进一步。
毫无疑问,在严格的国家标准之下,电池厂商能够创造更多的新技术来提高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性,将越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与安全感,对于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也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技术的“针刺”之争,最终会以产品的续航、价格以及安全性来体现,推动的是技术的进步,消费者享受更好的产品,至于孰好孰坏由市场说了算。(文/李海荣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委组织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