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5月28日《北京青年报》)
一直以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都是各地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测评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指标。每每遇上文明城市或卫生城市创建或考评时,城管就成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的“执法者”,不是轰赶,就是罚款。许多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不得不与城管玩起了“躲猫猫”游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众所周知,无序的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这确实是城市管理、城市卫生、城市文明的一个“硬伤”,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势必影响市容市貌,既不利于城市的管理,更不利于城市文明的创建和推进。
但如果对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采取“一棍子打死式”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势必会使这种“地摊经济”遭受重创,轻则影响百姓经济收入,影响百姓生计,重则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可见,对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一味地以“围追堵截”的方式予以排斥,甚至是“赶尽杀绝”,这显然不是一个“良策”。相反,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引发流血事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此次,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指向意义。这不仅是保民生、促经济的一种体现,对于广大最底层的商贩们而言,这更是一种“民生福利”。可以说,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不列入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既是城市智慧管理的一种体现,又是人性化的一种表现。
当然,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不列入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并不等于“管理无序”。只要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合理安排,规范经营,有序管理,相信,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不但会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且也同样能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创建和考评“增色”“加分”。
但愿各地各城市不妨尽快落实中央文明办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的“要求”,把这项“民生大事”做实做细做到位,使之真正成为一项“民生福利”。(文/廖卫芳 浙江省开化县会计核算中心)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