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切实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打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攻坚战。三穗县民政局“三个到位”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监测预警到位。健全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民政救助保障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信息每月比对机制。一是密切关注脱贫监测户和返贫致贫风险高等人口基本生活状况。经数据比对出的脱贫不稳定贫困人口和贫困边缘对象,各乡镇(街道)及时开展逐户逐人核实,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对家庭人均收入已超过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不符合救助保障条件的对象,建立详实台账,注明具体原因,反馈同级扶贫部门,同步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更新农户收入。二是密切关注低收入困难人群基本生活状况。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困难程度加深的要加大救助保障力度;对所有持有1至4级第二代残疾证的低保残疾人,均应按规定落实低保分类施保政策。
兜底保障到位。一是强化城乡低保兜底保障。将脱贫后返贫人口、贫困边缘对象中符合城乡低保政策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单人保”政策。二是认真落实低保渐退政策。享受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视其收入稳定情况,分别给予3至12个月的救助缓退期,促进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积极就业。三是全面落实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特困供养范围,优先为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落实定期探访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状况。签订生活不能自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协议,压实照料护理人责任。四是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作用。优化临时救助审核审批程序,积极运用“先行救助”方式,增强临时救助时效性。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合理提高乡镇(街道)审批额度,增强临时救助实效。对遭遇急难事件的申请对象,由急难发生地乡镇(街道)或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加强临时救助和低保政策街接,对返贫人口和贫困边缘对象可视情先行给予临时救助。一段时间后生活仍然困难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五是做好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社会救助工作。对因新冠肿炎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一律执行先行临时救助,切实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教。对遭遇双重或多重困难叠加的对象要及时启动“个案会商”机制,采取部门联动、综合救助等措施,确保及时有效救助。
关爱帮扶到位。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政策,多措并举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通过发挥相关部门救助制度合力和引导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等方式,妥善解决特殊困难群体个案性困难;完善政策措施,健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全县城乡低保对象有4246户8957人,新增低保保障对象有398户707人,退出低保保障对象有550户1224人;特困供养人员639人,其中集中供养人员58人,分散供养人员581人。共向138名困难群众进行临时救助,6名困难群众进行急难救助,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1.85万元。(文/邰一芹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民政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