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脱贫是一场关系全国同步小康全局的攻坚战,是一场任务艰巨的攻坚战,是一场创造历史的攻坚战。当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如何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笔者认为,注重从农村生产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中选拔“土专家”、“田秀才”,不断完善乡土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盘活用好乡土人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用好培训平台的“聚合效应”。在科学研判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构现状的基础上,突出行业特色、业务专长,用好乡土人才培训平台,并充分利用“农民夜校”、“乡土人才示范基地”、“乡村大喇叭工程”等人才实训平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农村电商培训导师、创新创业代表等行业领军人物,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定期帮扶等形式,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增强农村实用人才服务脱贫攻坚技能水平,有效调动广大农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用好本土人才的“名人效应”。何为乡土名人?就是指在农村有某项特异才能,远近闻名的人,他们可能是能工巧匠或者经营能人。农村要实现发展,要脱掉贫穷的帽子,就需要用好这些“名人”。因此,要积极通过摸底调查,将致富能人、技能名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等对象,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由乡镇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库,实行统一管理。然后借助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的名人效应,发挥其优势特长,通过现场指导、专题培训等方式,向群众开展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科普宣传和先进技术推广,有效发挥了乡土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
用好优秀人才的“示范效应”。优秀的乡土人才,在当地都是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深受群众尊崇的能人。如果宣扬优秀人才,发挥优秀乡土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行动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行农村实用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积分式”管理办法,为每名实用人才帮扶工作情况分类建档立卡,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量化评价,对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实用人才表彰奖励,并利用县域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示范带动广大实用人才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作者:陈晓龙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