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正在自费筹拍手机短剧《我在黄龙溪古镇等你》
“邱总!你问非所答!问非所答哈!”李勇放下手中吃面的筷子,带有一些开玩笑的口气说。
“哦!勇哥,你看!顾老板来了,你可以问他!”说完,邱伟立即起身走到顾上丘的面前,与他握手。
“顾老板!我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好朋友发小,勇哥!”
“他是您一根面的忠实粉丝,专门从中和镇到黄龙溪古镇来吃您的‘一根面’,现在他有几个问题想问您!”
“好啊!”邱伟拉着顾上丘的手,三步并两步的走到了李勇的面前。
“勇哥!这是顾老板,您刚才提的问题,可以直接问他!”邱伟用直接语言,不拐弯的方式把顾上丘介绍给了李勇。
“顾总!你这一根面的名字,有多久的历史啦?”李勇面带笑容,重复着心里不断涌出的问题。
“勇哥!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清楚!”
“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特殊原因,我们的家谱已经丢失,导致无法计算出‘顾氏一根面’具体出处和时间。”
“不过,我去年回陕西祭祖。听到关中顾氏族人说,我们这一脉,是在抗战时期来到成都,最后定居在黄龙溪古镇的!”
“当时,黄龙溪古镇是成都市非常有名的水码头,人流量大,生意也好做!”
“总的说来,是成都养育了我们这一些外来讨生活的外地人。我要感谢,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和豁达性。”
顾上丘这一席话,说得真诚直白,很有哲理。
在成都,只要你有机会乘坐公交、地铁、飞机都会听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声音,共同诉说着来成都生存和居住的各种故事。
成都是西部的成都、中国的成都、世界的成都——这就是网络、交通、商品化、医疗等全球化的最后结果。
“按照顾总的说法,一根面从宋朝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你们为啥不去申请非遗对你的产品进行保护呢?”李勇这个提问,正是黄龙溪古镇所有名小吃业主,没有注意的问题之一。
如果说,古镇一个商家打出一种食品招牌出来,就说是名小吃。这个做法对于路过的游客来说,很难说明其中的价值。也是我国文旅景点同质化严重,很难获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时,顾上丘受意服务员把一碗顾家特制“一根面”高汤递给李勇,谦虚地说,“勇哥!您尝尝,这个味道如何?”
看到一大碗乳白色,表面上飘着一层淡黄色的鸡油。李勇用嘴吹了一下碗里的浮油说,“顾总,闻起来挺香的,旁边的蔬菜和切得很薄的鸡肉、猪肉、牛肉是直接烫着吃的吗?”
“是的!这也算是我们的一根面,一大特色吧!”
听到顾上丘的介绍,李勇立即用筷子夹上几块肉放进这碗高汤里,涮了几秒钟,肉的颜色变熟了,他放进嘴里,慢慢品尝着,待到吞进肚里,他惊喜的说,“味道好!味道,很好!”
李勇的表扬是真诚地,顾上丘也感受到食客的热情,他赶忙说,“谢谢,勇哥的支持!”
“这道黄龙溪古镇‘一根面’高汤,我们还需要做一些修改,然后向游客们正式推出!”
“好的!我非常期待,你们‘一根面’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菜品去满足全国各地游客的需求。”李勇在高兴的同时,也不忘再次问顾上丘。
“顾老板!你们一根面申遗了吗?”
“正在办理省级申遗手续!不过,还要等一些时间!”
李勇心想,黄龙溪古镇的特色食品有芝麻糕、珍珠豆花、伤心凉粉、糖油果子、黄辣丁和一根面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黄龙溪古镇的传统美食,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走出黄龙溪古镇“顾家一根面”馆子的时候,李勇问一起去品尝“一根面”美食的邱伟,“邱总!这一顿饭,多少钱呢?”
“两碗40元!”邱伟不假思索的说。
“我说实话,20元一碗‘一根面’在景区,特别是有文化内涵的文旅景区,卖的太便宜啦!”
“勇哥!你认为,多少钱一碗才合适呢?”作为黄龙溪古镇的一位经营者,邱伟也希望在做出美食的同时,把菜品的价格搞上去。
“40元一碗,顾客应该可以接受!”李勇冷不防的说出,自己对于黄龙溪古镇一根面价格的看法。
“为什么呢?”邱伟带着疑惑的表情,再次询问。
“说起来很简单!我们吃饭的原则,首先是吃饱。然后,是吃好!”
“黄龙溪古镇一根面,这一碗下去,我还剩下三分之一没有吃完!也就是说,我吃饱了!”(周玉军 林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